企业督导二组关于参与和指导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十条意见

来源:集团总办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4日

二OO五年四月十三日

4月11日,国资委派出的五个企业督导组召开了“通气”会,各督导组通报了所督导企业开展分析评议活动的进展情况,认真学习领会了中组部22号文件精神,企业指导二组组长张志强同志传达了李荣融主任参加贺国强同志主持召开的座谈会的六点意见,并强调了要进一步加强督导组工作的要求。根据督导二组所督导企业的实际情况,经研究,提出以下十点意见,供参考。

一、要进一步认识搞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分析评议阶段是先进性教育活动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搞得如何决定着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败。最近,贺国强同志在座谈会上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尤其强调了要加强领导。中组部22号文件再次重申搞好这一阶段的工作要突出强调紧紧依靠企业党委,突出强调紧紧依靠第一责任人,突出强调发挥好直接责任人(党支部书记)的作用,突出强调自我教育为主的指导原则。落实这几个“突出强调”是保证分析评议活动七个环节质量的关键,对这个阶段是不是“走过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松劲情绪和厌倦情绪。督导组加强参与和指导工作主要是做好配合,当好帮手。

二、要进一步加强广泛征求意见的工作

广泛听取意见是这个阶段七个环节的首要环节。关于这个问题,从各督导组反映的情况看,目前征求的意见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关系业务工作的意见多,反映思想的意见少;集体的意见多,个人的意见少;行政工作的意见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少;领导干部的意见多,普通党员的意见少。征求意见的广泛性还不够充分,所征求意见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这个环节的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征求意见一定要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四句话”的目标要求,注重征求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基层组织方面的意见。

建议把前期准备工作和动员报告中所征求到的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素质方面的问题与分析评议阶段征求到的意见一并疏理,一并反馈,一并分析,一并整改。党员要注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思想性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加深认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中组部22号文件精神,各企业要把通过各种渠道征求到的对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同志两个方面的意见报送到督导组。

三、搞好党支部书记培训,开好组织生活会

党支部是搞好党员分析评议工作的组织者。支部书记工作繁重、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搞好支部书记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如何组织好征求意见和谈心活动,如何组织好党员互评和群众参评,党员如何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如何开好组织生活会,如何写好支委会评议意见,如何通报好评议情况等等。这些“如何”应体现在组织生活会会前、会中和会后。会前:关键是做好准备工作,坚持“三个不开”,即党员没有征求意见不开,党员之间没有相互谈心不开,党员的分析材料达不到要求不开。关于党员的分析材料,支部书记要把好关,要写得真、像、准,主要应该包括肯定成绩、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和明确整改措施四个部分,重点是党性分析。建议党性分析材料文字数量要分层次有一定的要求,可考虑普通党员2000字以上,中层党员干部3000字以上,党员领导干部4000字以上。会中:要保证党员较高的参会率,而且要保证一定的发言人数,要引导好广大党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讲一名,评一名,做到一人一议。要做好会议纪录。没有参加会议的党员也要严格按要求进行“补课”。会后:党支部支委会要本着对党员公正、客观、激励的原则,写好对每名党员的评议意见。评议原则上应包括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主要成绩,包括参加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状况,包括按照先进性具体标准指出的主要不足,包括对整改和提高的希望。党员修改好党性分析材料。党支部写好党员评议通报材料,并按规定程序上报和通报。

四、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中组部要求参加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

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并提交自己的党性分析材料,听取评议意见。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之后,允许党员领导干部修改本人在组织生活会上提交的党性分析材料,允许第一责任人修改支委会形成的评议意见。

五、做好充分准备,开好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要根据中纪委、中组部2005年通知要求召开,国资委干部二局、纪委和督导组都将派人参加。

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准备发言材料,深入进行党性分析。在组织生活会上提交的党性分析材料与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材料是相互关联的两份材料。

召开民主生活会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广泛征求了意见,突出问题找准了没有;二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否按要求开展了谈心活动,主要是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副职与副职之间都必须坦诚谈心;三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参加了支部组织生活会,支委会是否对其有了初评意见并反馈给了个人;四是督导组将了解到的意见包括上级“点”的意见反馈给了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是否反馈给有关班子成员;五是第一责任人给党员领导干部反馈的意见是否达成了共识,写进了分析材料;六是第一责任人是否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发言材料进行了审阅把关。如果做到了这六条,民主生活会才能按时召开。

六、要提高党支部分析评议活动的质量

提高分析评议活动的质量,关键在党支部。督导组紧紧依靠党委进行“六看”,即一看党支部书记对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二看党支部支委会对其支部全体党员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分析材料。三看党员征求意见和谈心的记录情况;四看党员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的剖析材料;五看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互评的评议情况(看支部大会的记录);六看支委会对每个党员的评议意见。

七、按“过程配合”的思路做好党员领导干部分析材料工作

中组部22号文件要求,“班子成员的分析材料由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审阅,督导组配合。"我们主要按需求在过程中配合好工作。例如:督导组将通过第一责任人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反馈给本人,以提高班子成员分析材料的针对性。这是配合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对班子成员的党性分析材料要由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审阅把关,文件没有明确要求报督导组。

八、领导班子成员的党性分析材料要不要通报公示问题

中组部意见指出,“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情况要向群众通报。对个人的党性分析材料、民主评议意见没有要求通报。”按此精神不做硬性的通报公示要求,由企业自行把握。

九、要坚持边议边改

在学习动员阶段,强调“边学边改",在分析评议阶段更要强调“边议边改”,整改要贯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在评议阶段每个党员都征求到了不少的意见,为如何整改提出了方向,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都要抓住难得的机会,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不要等到整改阶段再整改,使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整个过程中都能体现出“看得见”的实际效果。收集好、整理好、上报好及宣传好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先进事迹,以增强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信心。

十、注重实效,防止不良倾向

搞好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一定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提高认识,求真务实。要防止做表面文章、追求虚假数字、不搞形式主义的外出参观活动等。